博弈与权衡,华夏幸福与中融信托就延期项目达成协议,欠款5年内还清!
中融信托投资了华夏幸福项目的客户,终于在兔年来临之际收获了较为明确的还款方案。按照双方日前签订的协议,延期项目剩余本息将在未来5年内付清。
随着地产政策及融资环境不断回暖,越来越多处于延期的地产信托项目迎来转机。
违约潮中的博弈
时间轴回到两年前。2021年1月15日,由于华夏幸福及其子公司未能按时还款,中融信托发布了“中融-骥达11号”和“中融-融昱100号”的延期通知,这也开启了华夏幸福甚至是整个地产行业非标产品的违约潮。
彼时,这家地产公司正陷入债券违约、评级下调的漩涡,并最终走上重组的道路。
在华夏幸福的债权表上,中融信托受托管理的中融-融昱100号、中融-骥达11号等4个集合信托计划涉及华夏幸福项目,合计债权本金金额约60亿元,合计质押有华夏幸福对各地政府的应收账款超160亿元。虽然有资产抵押的最优质债权,但接下来的化债之路并不好走。
在违约初期,中融信托经过多番博弈取得了一部分回款后就进入了漫长的谈判过程。直到2021年9月30日,华夏幸福向全体金融债权人公布了《债务重组计划》,通过“卖、带、展、兑、抵、接”等方式对2000多亿元金融债务进行重组。2021年12月9日,债委会表决通过了《债务重组计划》,表决同意的债权金额占入会金额80.75%,其中并不包括中融信托。
与其他债权人不同的是,信托公司并非权益人,而是受托人,根据合同约定的重大事项需召开受益人大会后依据结果行事。2021年11月,中融信托召开受益人大会通过了华夏幸福的债务重组方案,彼时的还款计划为5年清偿、年利率2.5%计息。
不料,在具体签订协议之时,华夏幸福“出尔反尔”将还款期限擅自拉长到了8年,且不出具明确的还款方案,并被要求中融对应收账款进行解押。由于条件过于苛刻,损害到投资人利益,中融信托拒绝签署重组协议。
此后历经多番周折,中融信托多次要求华夏幸福与相关方履约未果,开始启动司法程序。但由于集中管辖问题,司法进程推动缓慢。2022年7月,中融信托还因华夏幸福子公司违规支付抵押应收账款,严重侵害委托投资人的权益为由,将华夏幸福及相关方告上法庭。
趋势下的权衡
在长达半年的拉锯战中,疫情无疑加大了谈判推进的难度。相关方终于近日重回谈判桌,并由中融信托代表本信托计划与华夏幸福及相关方签署了《债务重组协议》(回溯至2022年12月31日起效),对本信托计划持有的债权做出了具体安排,大致内容为相关信托计划延期至2027年底,延期期间利率调整以此前债务重组统一安排为准,定为2.5%/年,延期期间以半年为单位偿还本金。双方还以“兼顾投资人利益、资金使用效率、工程进度”为原则,对风控措施和司法流程进行了进一步安排。
“3年时间,中融信托做了大量努力,目前还款方案中的一些细节明显优于2021年华夏幸福出具的那版,比如锁定5年不再展期、有明确还款时点和大致金额、不要求完全放弃质押权等条件,也优于一般债权人的还款方案。”据一位接近谈判的人士透露。
中融信托亦表示,后续将积极履行受托人职责,要求华夏幸福及相关方履行合同义务,推动信托计划尽快退出。
虽然一些投资人对华夏幸福债务重组的方案,并不十分满意,但是目前预期差也不断缩小,越来越多的投资人投出赞成表。
1月16日,华夏幸福发布关于债务逾期、债务重组进展等事项的公告。公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未能如期偿还债务金额合计为人民币517.05亿元。同日,其境外间接全资子公司美元债券(目前存续总额为49.6亿美元)持有人也已完成了债券协议安排重组方案的表决,后续英国法院预计将于2023年1月23日召开裁决庭审裁定协议安排生效。这是华夏幸福债务中的另一块“难啃的骨头”。
有经济学家分析分析认为,当前国内将“保交楼”放在优先级,普通债权人的权益顺位已经在事实上被大大后移,而境外债权人还涉及跨境执行的问题,同意延期也就成了债权人的理性选择。
2022年以来,针对房地产市场出现的一些调整,金融管理部门从供需两端发力,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随着相关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房地产行业尤其是优质房企的融资环境明显改善。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认为,2023年房地产市场在更强有力的政策推动下,有望在二季度后半段逐步走出“低谷”,重点城市将率先企稳回升,全年房地产销售、拿地和投资增速较2022年边际改善。同时,需求得到改善、就业环境好转、服务性消费加速修复、提振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和低基数等一系列因素将推动社会消费显著回升。
来源:新视线
多地发文压降非标,降低融资成本,推动定融置换!
近期债市波动对固收类信托业务的主要影响
信托公司资产配置实践路径
银行理财,亏钱的又多了
化债政策催化,城投高收益债成交热度爆棚
经纬纺机手握393亿资产76亿现金无奈退市 或受旗下中融信托产品近7亿逾期兑付影响
九省份完成发债任务,超三成投向市政和产业园区
8月“借新还旧”城投债占比升至73.4%,高债务率区域用途受限更明显
潍坊化债新动向 争取隐债化解试点
继恒大后,融创中国也在美申请破产保护
楼市突发!四大万亿城市,一起出手
协会最新数据,6月末投向证券市场的资金信托规模突破5万亿元
3.33万亿信托兑付来临!
信托和定融违约的原因和常见处置方法
三分类新规下信托公司加速转型 业界建言加快出台配套规范与指引
壕!海信家电购入17.69亿重庆信托产品!
某城投公告:这款产品是假的!
多家城投出现持续逾期!
中融信托称部分产品无法按期兑付 多家公司称影响不大
央行官宣:降准!
集体跑步退场!一个月来40余家国企退出政府融资平台
城投债发行回暖,投资者认购情绪空前高涨!
今非昔比的信托股权
中植系投资人的钱能拿回多少?从恒大、海航产品违约对比看
山东某城投被执行金额1.78亿元,3.75亿元股权被司法冻结
突发!某城投银行贷款逾期,触发债券交叉违约、加速清偿条款!
8月共计发行信托2073款,规模886亿元,地产类基建类继续收缩
奉节三峡生态城投,总资产为138亿,资产负债率54%,城投分析
微光股份再次“踩雷”中融信托,已有9家上市公司15个产品逾期,涉及金额3.99亿
投资者认购城投情绪高涨
152万买基金,不到两年亏近29万,状告银行!法院判了
信托公司被接管该如何解读?
微光股份再次“踩雷”中融信托,已有9家上市公司15个产品逾期,涉及金额3.99亿
广州打响“第一枪”!
荣盛发展拟对7.3亿美元存量境外债展期不超过7年
多省发文严打“伪金交”严禁新增非标定融
山东省金融局公布511家非正常经营类融资租赁公司(附名单)
山东城投平台梳理:城投平台共291家,城投债余额约为13031亿元
再谈银行支持城投化债
“中Z系”集团又一财富公司暴雷:多个定融项目展期!
地方债务前50城市出炉!武汉、广州、成都、杭州、西安前五
西安地区已经有三家信托产品违约了
继湖南、辽宁后,四川也通报城投领域腐败典型案例
潍坊地区多家城投定融违约,算算竟有10多家了
2023年负面事件:城投非标违约23起,涉及15家城投平台,贵州、山东居多
第221期:超10倍认购率的城投债,又稀缺了,债牛持续!继续买城投债!
第220期:详解:信托资金池如何运作、安全风险怎么体现!
第219期:7月出口下降14%,碧桂园拖累地产,信托无产品可投
第218期:资金池最大的风险就是资金链断裂和挤兑问题——六家信托公司风险揭示
第217期(上):定融起诉:执行追款,确定债权最重要
第216期(上)2023年上半年城投公司评级22家被下调,24家被上调
第215期(上)2023年上半年信托违约、5家信托公司踩雷城投
第214期(3)什么是债券?债券是如何运作的?债券投资的利与弊
第212期:定融风险发生一年有余,起诉,仲裁,WQ难
第209期:城投债务风险化解的六种路径!投资遇到风险,为什么处理那么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