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和卓越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注册 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

银行保险业十年“成绩单”出炉!普惠金融、风险化解、保险保障等改革成效如何?


微信截图_20220624095349.png

过去十年来,我国银行业、保险业发展情况如何?取得了哪些成绩?

6月2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领域改革与发展情况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出席并介绍了银行业、保险业过去十年的改革和发展情况。

“综合实力不断增强、金融结构不断优化、中国特色的金融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对于银行业保险业发展格局的新变化,肖远企概括总结道。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银行业总资产是344.8万亿元,2012年底是133.6万亿元,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银行市场。保险业总资产从2012年底的7.4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底的24.9万亿元,是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在全球1000强银行排名中,我国有近150家银行上榜。工、农、中、建四大银行已成为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我国银行业保险业的总资本从2012年底的9.5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底的32.4万亿元,资本实力大大增强。

从细分领域来看,过去十年,普惠金融发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中小银行风险处置、保险保障等方面各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又有哪些成绩?

普惠金融覆盖范围和可及性显著提高

陈雨露指出,这十年,我们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增强金融普惠共享,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今年一季度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超过20万亿元,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超过5000万户。

肖远企表示,过去十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普惠型涉农贷款年均增速分别达到25.5%和14.9%,大大高于贷款平均增速。人均银行账户约9.5个,普惠金融覆盖范围和可及性显著提高。

肖远企进一步指出,目前我国行政村基本实现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累计下降超过2个百分点,农村金融服务可得性持续提高。2021年末,涉农贷款超过43万亿元,比2012年末增加了25.6万亿,大中型银行也普遍设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或者其他专营机构。普惠金融服务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水平。

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陈雨露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银行和其他金融管理部门一起,重点抓以下四项大的工作:

一是创新工具,也就是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效发挥牵引带动作用。特别是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小微企业的巨大冲击,人民银行推出了两项直达工具,累计支持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已达13.1万亿元,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10.3万亿元。

二是降低成本,通过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2013年以来,人民银行先后放开贷款、存款利率管制,建立并完善了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形成机制,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今年4月份新发放的小微企业贷款利率5.13%,近五年来下降了近1个百分点。

三是长效机制,也就是聚焦难点和堵点,建立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长效机制。比如,推动金融机构设立普惠金融部,完善普惠金融的专营机制,推动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建设省级征信平台,推动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共用,小微企业的融资覆盖面明显提升。到今年4月末,普惠小微授信户数是5132万户,占全部市场主体的三分之一。

四是拓宽渠道,也就是拓宽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提高小微企业融资的可得性和便利度。比如,截至今年4月末,已经累计发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券1.78万亿元,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已经累计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28万笔,金额12.5万亿元。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截至4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8.8万亿元,是2012年末的3.35倍。”陈雨露指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在政策支持方面继续靠前发力、适当加力,同时系统构建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取得重要成果

“十年来,我们统筹金融发展和安全,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牵头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重点领域的风险得到稳妥处置,金融风险整体收敛、总体可控。”陈雨露表示。

“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取得重要成果。”肖远企指出,金融监管部门坚决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金融资产盲目扩张得到根本扭转,高风险影子银行较历史峰值压降约25万亿元。不良资产处置大步推进,过去十年累计消化不良资产16万亿元,一大批突出的风险隐患得到消除。金融违法与腐败行为受到严厉惩治。

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肖远企介绍了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突出风险点的传染性、外溢性明显收缩,稳妥化解、拆解了不法金融集团的风险,对中小银行保险机构的风险进行了处置和改革重组。过去十年,恢复和处置了高风险中小机构600多家,目前,中小银行经营是非常稳健的,发展是健康的,风险是完全可控的。另外,过去也处置了一大批债务金额比较大、涉及面广的大型企业债务风险。例如,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落地金额在去年年底已经达到将近2万亿元。

二是金融资产脱实向虚的势头得到扭转坚决清理脱实向虚、乱加杠杆、以钱炒钱的活动,过去一段时间,特别是过去五年内,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年均增速分别为8.1%、11.4%,低于同期信贷投放和债券投资年均增速,从根本上扭转了资金的空转,流向实体经济资金大幅增加,并且中间链条也大幅压缩,融资成本也有所下降。

三是社会金融秩序基本实现“由乱到治”。严厉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发布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深入推进P2P网贷专项整治工作,大约五千多家P2P网贷机构全部停止运营,常态化开展银行保险机构股权和关联交易的整治,重点打击掏空金融机构的违法股东和高管。

四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长效机制逐步夯实。不断加强金融系统党的领导,推动建立常态化金融风险处置机制,完善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特别是加强股东股权和关联交易的管理,充分发挥金融稳定基金、行业保障基金的作用,铸牢防范和抵御金融风险的屏障。

五是金融反腐和处置风险一体推进。坚决查处风险乱象背后的腐败问题,严厉惩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一批市场影响恶劣的大案要案被果断查处,一批掏空金融机构、利益输送、违法侵占的腐败分子被绳之以法。

六是金融监管的透明度和法治化水平日益提高。特别是持续完善监管法律法规框架,健全审慎监管规则,提升监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同时,加强监管队伍的培训,提高监管队伍的监管能力和水平,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监管铁军。

中小银行风险总体完全可控

近期,河南村镇银行“取款难”事件,引发社会广发关注和讨论。对此,肖远企在会上进行回应:“关于最近河南个别村镇银行的问题,近期河南地方公安机关还有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已经就河南个别村镇银行的问题向媒体进行了通报,目前公安机关正在侦办,也抓获了一批犯罪嫌疑人,查封了一批涉案资产。银保监会将会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做好相关工作,我们已经责成河南银保监局履行监管职责,依法保护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关于中小银行的总体情况,肖远企介绍,我国目前共有中小银行3991家,包括城市商业银行147家,农村信用社(包含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农信社)2196家,村镇银行1651家,总资产92万亿元,这些中小银行总资产在银行业总资产比例中占比是29%,主要专注于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和“三农”服务,相关贷款在银行业中占比分别是47%和40%。

肖远企指出,“我们过去五年累计处置中小银行不良贷款5.3万亿元,这个力度是非常大的。总体上看,中国中小银行运行是平稳的,发展也是健康的,尽管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个别机构风险比较高,有的还涉嫌违法犯罪,但总体而言,风险是完全可控的,广大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依法受到保护的,金融监管部门也会不遗余力地做好相关工作。”

在中小银行化解不良资产和相关风险方面,肖远企介绍,主要采取以下六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坚持改革化险一体推进,统筹推进中小银行的改革和化险,重在公司治理和机制建设,重在培育中小银行发展和防控风险的内生动力,落实各方责任,对于个别的重点机构,实施“一行一策”,制定深化改革和风险化解的方案。

二是不断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主要是要做实中小银行不良资产分类,加大拨备计提和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丰富处置渠道,同时也为中小银行处置不良贷款提供一些政策支持。

三是推动多渠道补充资本。主要是统筹中小银行内源性资本补充和借助外部市场的资本补充,以及利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的资本补充机制。同时,最近这几年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之下,推出了用好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券来补充资本的机制,目前正在稳妥推进,效果非常好,大大提升中小银行的资本实力。

四是完善公司治理。主要是探索推进中小银行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进一步有机融合,构建符合小法人实际、简单实用的公司治理安排,因为有些小银行规模非常小,资产规模、负债规模只有几亿、几十亿,所以在法人治理方面,要根据这些机构的特点,包括规模、业务复杂程度、风险防控的要求,构建简单、管用的公司治理安排。

同时,积极培育职业经理人市场,提升专业思维、专业素养和专业方法,对于股东行为和股权管理方面,要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特别是要约束大股东的行为,严防违规关联交易,严厉打击违法犯罪。

五是强化科技赋能,促进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用科技手段来巩固中小银行在支农支小领域的传统优势。

六是优化机构布局,进一步构建有差异化、特色化、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的机构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提高中小银行服务实体经济、有效防控风险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大病保险制度已覆盖12.2亿城乡居民

“我国保险业总资产从2012年底的7.4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底的24.9万亿元,是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在华外资保险公司资本十年间增长1.3倍,资产增长6倍。”肖远企指出,保险深度从2.98%上升到3.93%,保险密度从1144元每人上升到3179元每人,大病保险制度从2012年建立以来已覆盖12.2亿城乡居民,长期护理保险覆盖近1.5亿人。

肖远企介绍,保险业整体上具有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功能,保险业为超过33亿剂次新冠疫苗接种提供了保险保障,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也覆盖了20多个高环境风险行业,科技保险有力支持了创新发展。农业保险为农户提供风险保障从2012年的0.9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4.4万亿元,为灾后重建提供了关键资金保障。

此外,在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改革方面亦取得重大进展。肖远企表示,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扩大至全国,养老理财试点范围扩大至十地十机构。2022年5月末,养老理财认购金额超600亿元。

焦点文章
宣传
欢迎拨打400-0870-989更多>>